◇◇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驳斥“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吕昭平学术及行为不端问题” 作者:东大王一   我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材料研究人员,贵网于 2025 年 10 月 10 日刊载 了一封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吕昭平学术及行为不端问题”的所谓举报信, 通篇不见实证、只见情绪,不见专业、只见臆测,堪称学术碰瓷的典范之作。本 着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原则,现对该“黑料”文件进行逐一点评,以正视听。   一、关于 Nano-Micro Letters 论文图 1e 的“数据复制”指控——外行的 狂欢举报人信誓旦旦指出图 1e 中“electrolyte replacement”附近存在“数 据复制”,仿佛抓住了天大的把柄。殊不知,电化学稳定性测试中电压曲线的轻 微波动或平台现象,恰恰是电极表面动态重构、活性位点补充等真实过程的反映 ——这是领域的常识,而非造假的证据。举报人大概连 chronopotentiometry 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迫不及待地扣上“人为操纵”的帽子。论文中不仅提供了 原始数据,更有 SEM、TEM、XPS、ICP-OES 等一系列交叉验证实验佐证。请问举 报人:您是觉得全世界专业同行审稿人都不如您“慧眼如炬”,还是认为这个领 域研究者都眼瞎了?   二、关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 补充图 5b 的“衍射峰修改”指控—— 无知的胜利举报人指着 XRD 衍射图中红圈区域,言之凿凿称“人为修改峰位”, 却对高熵金属玻璃连续多态转变的基本科学事实视而不见。高温下原子局部重排 导致衍射峰强度微调,正是该研究的核心发现——连续转变而非一级相变。举报 人似乎期望所有温度下的衍射峰都一模一样才叫“真实”,那建议您先去重修材 料科学专业基础课后再来指点江山。论文中通过同步辐射 XRD、EXAFS、RMC 模 拟等多种表征方法系统验证结构演变,而举报人仅凭一张未经标注的截图,全然 不顾论文和附件中提供的确实实验结果就全盘否定,而且定义为造假行为——这 已不是“看图说话”,而是“睁眼说黑话”。   三、关于“虚假宣传、片面夸大”指控——空口白牙的典范举报人煞有介事 列出三篇 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 论文,称其“为提升知名度而虚假 宣传”,却拿不出半句原文失实之处、半个数据存疑之点。请问:是 Nature 的 编辑不够严谨,还是全球同行都被“蒙蔽”了七年?   吕昭平团队在 Nature, Nature Materials 等顶级期刊发表的系列工作,历 经国际同行评议、多次重复验证,其成果被广泛引用、跟进,何来“虚假”之有? 至于有公众号和自媒体解读视为夸大,与作者何干?难道科学家还得为全网小编 的标题党负责?更何况 NatureCommunications 对于这个团队不是什么顶尖的刊 物,以举报人的德行,为什么不试着在他们发表的更好的刊物论文中找找“黑 料”?   举报的这几篇论文发表至今长的 7 年、短的 1 年多,偏偏在院士推选的关 键时刻,突然冒出这么一封匿名“黑料”,通篇不见实证、只有臆测,不见专业、 只有情绪,其动机之可疑、手段之低劣,令人不齿。   科学争论应当基于数据、讲求证据,而非靠捕风捉影、胡说八道。此类“举 报”不仅玷污学术讨论的严肃性,更暴露了举报人自身的不专业、不诚实、不负 责任的道德缺陷和阴暗的不健康心理。 科学归科学,黑料归黑料。请不要把垃圾邮件当成学术批评。 (XYS20251020)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