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蒋方舟硕士论文严重抄袭,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启动重审   作者:肖鹰   【声明:本文在网友提供针对蒋方舟硕士论文的《PaperYY论文查重/AIGC双 擎报告》及其他相关辅助材料的支持下写作完成。没有网友做基础性支持,我无 法完成这篇打假文章,感谢网友慷慨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9届“创造性写作专业”硕士毕业生,蒋方舟于2019 年5月22日正式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玛丽·雪莱的三种身份——<弗兰肯 斯坦>的创作以及对人类未来的质问》。   这篇硕士学位论文,从《绪论》至《参考文献》,全文为A4纸版面39页,总 字数约3万字。这篇学位论文至少在两个方面表现论文作者缺少最起码的学术写 作训练和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意识。   第一,论文题目、论文章节和论文内容,缺少起码吻合。论文题目为《玛丽 ·雪莱的三种身份——<弗兰肯斯坦>的创作以及对人类未来的质问》,主题和副 题的关系缺少明晰逻辑。副题申明探讨《弗兰肯斯坦》的创作,但在正文中并没 有正面、具体落实;而副题所谓”对人类未来的质问”,则在《作为幻想家的玛 丽·雪莱》这个章目标题下,空洞、含混地陈述所谓“从幻想到现实”“从现实 到幻想”的现代科技事件,并无对“人类未来”的研讨和“质问”之义。   第二,论文无论在章节设置、还是具体行文,都表现出极端草率、随意的态 度,论文作者没有表现遵守学位论文写作规定和规范的意识。这篇全文仅陈列8 个参考文献(3篇中文译著,8篇英文原著)的硕士论文,在正文中大量出现直接 引语的状态下,通篇仅20个注释,而且无一个注释标注引用文献页码或章节。   这不仅表现了论文作者严重无视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而且显示出蓄意遮蔽或 隐瞒论文中采用内容的真实来源。出现这种情况的学位论文,能够通过答辩前论 文预审、通过论文答辩,并且通过学院和学校两级学位委员会审查,表明这些审 查机制严重失效。   在这篇知识点零乱而且内容重复的硕士论文中,要对其阐述性(非引用)文 字做写作真实性甄别,需要非常耐心和细致的核查工作。借用数字化查重系统可 以获得重要的支持,但是,以本人对这篇文章做部分审查看,该文作者明显广泛 采用了技术性“降重”和“洗稿”,使查重系统的技术甄别效用严重受限。   在这篇论文的全部20个注释中,共有5个注释标示引用《弗兰肯斯坦》上海 译文社2007中文版。这5个注释,按蒋文注释编号为4、7、9、10、12。经核查, 这5个注释所关联引文,无一来源于《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版,即全部为 虚假注释。   我们就这篇硕士论文的学术不端问题举7例分析如下,具体案例见文末附图。   本文例1,在仅260余字的《摘要》中,其开头两句与他人已发表文章、《安 徽文学》2008年第5斯刊发《<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文字表述一致(但两句 顺序置换)——无疑是抄袭他人表述;而且将作为论文主体结构的关键词之一 “女人”误写成“女儿”。   本文例2,蒋文注7,引文与《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版无关,系统查重 指向文句相同文献、网络文章《" Frankenstein " 词的来源及其含义解析》。 但此网文展示发布时间为2024年,或者此网文曾有早于2019年5月的发布稿,或 该文与蒋文相同语句有更早的共同出处。   本文例3,蒋文注7,引文与《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版无关,系统查重 指向文句相同文献、2011年《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刊发的《 <弗兰肯斯坦> 中的 怪物—— —女性边缘化处境的隐喻》一文。该文作者谌英注释此段文字引用自 江苏科技出版社《弗兰肯斯坦》1982年版。查此书,蒋文和谌文此段相同文字与 此书无关,同属伪注,但以时间先后,应为蒋文抄袭谌文引用。   本文例4,蒋文注4,引文与《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版无关。比较《弗 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译林2016和江苏科技1982三个译本,蒋文引用语句的 一些语词与这三个版本交差重叠,但出现与《弗兰肯斯坦》原书相关段落语境悖 离的语词。如,三个译本均使用“眼花缭乱”是符合原著语境的,,而蒋文独用 “头晕目眩”则与原著语境悖离。从语词、语气,蒋文中这段引文很可能间接出 自江苏科技《弗兰肯斯坦》1982年版译本,但显然对语词做了“降重”处理,显 示出蒋文的“洗稿”意识。   本文例5,蒋文注12,引文与《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版无关。将《弗 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译林2016和江苏科技1982与蒋文比对,蒋文引文显示 出以江苏科技版语句为底稿,但做了洗稿处理。   本文例6,蒋文注9,引文与《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版无关。国内三个 《弗兰肯斯坦》译本(上海译文、译林和江苏科技),无论正文、扉页还是封面、 封底,均无引录弥尔顿诗句,亦无题献玛丽父亲葛德文文字。但是,在1818年伦 敦英文版该书封面书名下录用了蒋文引用的弥尔顿《失乐园》诗句。这显示,硕 士论文作者并不了解国内这三个译本的基本情况,不仅虚假注释从其他文献中的 袭用,而且并没有阅读伪称引用、并且是作为其硕士论文主题研究对象的《弗兰 肯斯坦》。   本文例7,摘录蒋文17页概述《弗兰肯斯坦》的一段情节:“怪物”蜇居林 中村舍,在惯例晚间林中散步中拾得一旅行皮箱,箱中有几件衣服和几本书。蒋 文这个段落显示,论文作者既不了解《弗兰肯斯坦》原著相关内容,更缺少相应 的文化认知。   《弗兰肯斯坦》译林和江苏科技两译本,均将“leathern portmanteau”译 为“旅行(皮)箱”,而上海译文本译为“旅行皮包”。蒋文采用的是“箱子”。 这也显示蒋文作者对上海译文本的隔膜。   根据玛丽·雪莱书中原文,“I found on the ground a leathern portman-teau”,上海译文本“我在地上发现”较其他两个译本译为“途中”或 “路上”更准确。但蒋文称为“在柴火堆里”,完全是妄作篡改。这显示论文作 者既不了解《弗兰肯斯坦》该段落描述的具体情景,而且再次证明论文并没有以 上海译文本作为研读对象。   《弗兰肯斯坦》三个中译本均根据英文原著,称怪物林中拾得的箱子中有 “几本书”,蒋文独撰为“三本书”,并将玛丽原著列出书名的三本书改变陈述 顺序为《名人传》《失乐园》和《少年维特的烦恼》。   更为重要的是,玛丽在原著中明确表述,怪物阅读并领会这三本书的顺序是 首先《少年维特的烦恼》——情、然后《名人传》——智(法),最后《失乐园》 ——神、宗教;蒋文却颠倒这个顺序,称怪物以《失乐园》的学习为最先,“最 后,怪物从《少年维特之烦恼》那?协(学)会了激情和情感。” 如此陈述,不 仅显示论文作者不了解《弗兰肯斯坦》该段原文叙述顺序,而且对于人类精神发 展从“情”到“智”而归于“神”的常识缺少一个文学硕士论文作者应有的文化 认知。   总结例1-7,蒋方舟论文对《弗兰肯斯坦》引用的注释全部是虚假的,在进 行抄袭并且蓄意遮蔽抄袭情况的同时,充分表现了作为论文作者对《弗兰肯斯坦》 缺少最起码的了解和认知。我们可以确切推断,论文作者蒋方舟对于论文主题研 究对象《弗兰肯斯坦》一书,不仅缺少必要的研究,甚至完全可能根本没有阅读 其虚假引注的《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本。   从例2-6可见,蒋文注释“直接引用”《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2007版) 的文字,完全不符合所称引用文本文字。蒋文的“引用文字”明显展示出蓄意以 “降重”和“洗稿”遮蔽注释关联文字的真实来源——这是明确的抄袭+做伪的 学术不端行为。该论文通篇仅20个注释,且全不标注来源文字页码。通过例1-7 的核查、分析,可见其不标注来源文字页码,不仅是无视学位论文写作的标准规 范,而且是蓄意遮蔽其抄袭、剽窃行为。   本文列举考察和分析的7个案例,只是对这篇硕士论文的《摘要》、5个注释 和一个概述段落的审查。它们在这篇硕士论文中所占篇幅不过10%。依据这些案 例分析,可以合理推测这篇硕士论文全文抄袭、剽窃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无需再对该论文其他部分做进一步审查,仅就上述7例分析情况,此文已构 成严重抄袭和欺诈等学术不端行为,应当取消论文作者硕士学位。试想,在论文 摘要开篇直接抄袭他人已发表文章语句的前提下,这篇硕士论文的作者还可能在 正文中遵循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吗?论文作者的治学意识和写作观念是严重 违背学术伦理准则的。   这篇硕士论文无论从题目、篇章结构,到具体内容,都展示出草率、混乱;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论文内容表现论文作者对主题研究对象《弗兰肯斯坦》缺 少最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我们可以合理怀疑,不仅论文作者很可能根本没有阅读 这部《弗兰肯斯坦》(中译本),而且这篇硕士论文很可能是他人代笔,甚至很 可能是“买文”——这是对该文普遍存在的混乱和无知做合理解释的最好理由。   这篇硕士论文作者蒋方舟,是一个自少儿时代以来既被大众媒体宣扬为“写 作天才”的青年作家。但是,她的作品多年来不仅被读者批评内容平庸、语言贫 乏及趣味取向低俗等问题,而且被持续披露抄袭情况。今年(2025年)小红书博 主“抒情的森林”以截图比对的方式(鉴抄)展示蒋方舟多部作品抄袭中外作家 作品,汇总抄袭字数成百逾千。   我就“抒情的森林”指出蒋方舟《武威·腿》抄袭李昂《杀夫》案例做了专 门分析考察。蒋方舟不仅抄袭李昂《杀夫》文句若干字(已查核16字),并且从 人物设计、叙事结构、核心情节和人物结局,剽窃李昂《杀夫》——蒋方舟《武 威·腿》是对李夫《杀夫》严重剽窃、而且拙劣模仿的产物。(肖鹰|如同猪嚎, 蒋方舟剽窃李昂实证)   鉴于上述情况,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启动蒋方舟硕士论文重审! (XYS20250810)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