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北大国发院CCER何以从神坛跌落   作者:紫良   曾几何时,北大国发院称得上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面颇具传奇色彩的旗帜。   从1994年创立于未名湖畔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开始,林毅夫、易纲、 海闻、张维迎、张帆、余明德六位归国学者,几位彼时被誉为“六君子”的中青 年经济学家,怀抱着“学术报国”的初心,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树起了一座 思想的灯塔。CCER的成立,恰逢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 时期,与1994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等改革措施紧密呼应,深刻参与了当代中国经济制度的构建和改革进程。在 它的黄金时代,朗润园与承泽园名师荟萃,群星璀璨,汇聚了一批学贯中西的经 济学大咖,构筑起了兼容并包、开放多元的学术氛围。大师们的著作,如林毅夫 的《中国的奇迹》、易纲的《货币银行学》、海闻的《国际贸易》、张维迎的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不仅成为了当时国内学习现代经济学的经典教材, 也为中国年轻一代的经济学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前沿经济思想的大门。CCER包 括后成立国发院的学者们频繁参与国家重大政策制定,为宏观经济调控、国企改 革、金融开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获得了政府、 市场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就是这样一所曾经带有传奇色彩的机构,在30年后的今天,昔日辉煌一去不 复返。作为以经济学为主的学术机构,国发院的学术产出不但比不上同校的光华 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科、隔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的复旦经济学院,在 高水平学术发表方面甚至与中央财经、对外经贸这些原本并不具备相似地位的学 校也没法相比。院长黄益平出身投资银行家,一篇像样的金融学学术顶刊发表都 没有,被外界戏谑为“媒体学者”。两位副院长张丹丹、黄卓的学术代表作,远 不如光华管理学院年轻助理教授人手n篇field top/甚至有top5的平均水平。国 发院在正儿八经学术生产力这个维度已然沦落为经济学界的“缅北”,整天靠打 嘴炮赚吆喝,不干学者该干的事。作为北大校内依靠创收的EMBA/MBA教学单位, 国发院BiMBA招生情况日渐堪忧。原本挂着北大金字招牌的教学项目,市场不再 买单,实际招生情况更是逐年萎缩、招不满,已经到了开不下去的地步。第三, 作为曾引以为豪的国家高端智库,如今在老一代创始人逐渐退出一线后,年轻一 代的政策研究水平乏善可陈。近期由国发院智库中心上报中办国办的政策建议, 经常被批为为“毫无见地、胡说八道”,递上去的内参无人问津、不获肯定性批 示。曾经北大CCER带来的一系列辉煌,已然成为过往云烟。   国发院从神坛跌落,究其根本原因,正是在新老交替之际,年轻一代的青黄 不接。回溯关键转折,始于周其仁卸任院长姚洋接任后的后半阶段。特别是到了 2023年年底,国发院领导班子换届,雷晓燕黄益平班子粉墨登场,新一代的格局、 品行、能力和水准突破底限,使得国发院学术声望与影响力较之前辈可谓天壤之 别。目前的国发院内部乌烟瘴气、人才匮乏、学术下滑,乃至违法违纪道德败坏 各种乱象环生。可惜,曾经的传奇被自己砸掉招牌,已然从神坛跌落。   一个学术机构的辉煌,离不开带动这个组织发展的大师级学者。一个学术机 构的衰败,和这个组织内部的各色人等脱不了干系。国发院从高峰走向没落的病 根,在于是这个组织自身的病、在于这个组织里烂到家的乌合之众。   国发院近些年的第一个病,是学术体系崩坏、为了金钱突破底线。姚洋前任 院长任上后期,把陈春花引进成为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 可谓是一大败笔。陈春花何许人也?此人没有正式博士学位、大肆消费任正非、 尝试攀附吴小晖,这等沽名钓誉、贪心不足的假学者,竟被北京大学引进成为了 带编制的正教授,正如联合早报的报道:2016年在聘任过程中,国发院严格遵照 聘任程序,前后经历了党政联席会讨论、学术委员会投票、 陈春花讲座、全体 教师投票和全体正教授投票等过程【参考1】。其背后的逻辑,是陈春花背后的 势力新华都陈发树,与姚洋代表的国发院,达成了几个小目标的捐赠协议,国发 院内的发树楼因此得名。2016年5月,新华都向北大捐赠1亿,随后,陈春花入职 北大。2018年,新华都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获聘北大讲席教授【参考2-3】。陈春 花这个北大正教授的头衔,是花钱买来的,这么多一点不夸张不过分。2022年8 月陈春花假学历东窗事发后,北大火速解除了与陈春花的聘用关系,颇为狼狈。 要说你当时进人的时候,怎么不把好学历学术关。由此可见,北京大学和国发院 的人事制度,根本就经不起学术标准的检验,可以为了金钱突破底线,只要有钱, 学术标准、学术规则根本就是手里的玩物。   国发院近些年的第二个病,是党政不和、窝里斗得厉害、非常不团结。说完 前任院长姚洋,再来说另一位他的死对头,国发院前任党委书记、现任辽宁大学 校长余淼杰。余淼杰是个奇人,其个人主页【参考4】上竟然有多达十几个头衔 名誉,包括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人大常委、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辽 宁省纪检监察协会副会长、国际经济学会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基 金获得者、首届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全国财经预算工作联系代表、Economic Journal副主 编。这么一长串头衔,足可见此人极致的功利心和对功名的强烈渴望。与追求功 名利禄相配的是,余校长的性欲旺盛、十分好色,经常撩拨女学生,发展不正当 男女关系。这也算是这种功利心强的人的一个共通点,就是对于权欲的欲望,无 论是现实世界里的权力,还是在床上的性欲。如果说哪天这位知名校长不小心落 马了,大家看到通报中有“与他人通奸”“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字样,请不要 惊奇。余淼杰是北大原党委常务副书记于鸿君【参考5】的人,和姚洋搭班子时 关系很不好,经常闹到学院全体教师会议上的直接冲突和骂战。甚至还有“代理 人”战争,让手下支持自己的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们一起上阵,攻击对方阵营。 一个院长一个书记,姚洋和余淼杰的矛盾不止在院里,甚至公开化到全北大、整 个经济学界和学术圈子人尽皆知。如此党政不和的后果就是,国发院很不团结, 内部窝里斗,自然影响到该干的主业。   国发院近些年的第三个病,是雷晓燕黄益平新班子的品行、能力和水准突破 下线,导致乌烟瘴气,乃至违法乱纪。时间来到2023年底班子换届。作为姚余之 争的收尾,国发院班子换届可谓是一场大战恶战、各路妖魔鬼怪大乱斗。姚洋属 意的接班人,基本上学术水平都还不错,甚至还能把国发院学术整体水平拉高的 大教授。比如其中一位,隔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田轩【参考6】。田的 本科是在北大念的,对北大有感情。田轩算是研究公司金融和企业创新的知名学 者,曾经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终身正教授,回国后先后获得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并获延续资 助(2024)、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在JF、JFE、RFS、《经济研究》和 《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算是真学者。就是这样 一位学术产出、荣誉、资历各个方面轻松碾压国发院任何一位教授的院长候选人, 来到北大国发院做试讲和报告,竟然被国发院余淼杰及其一派推荐的党委书记接 班人雷晓燕,以各种龌龊方式半途阻击。田轩这种大学者,身经百战,在国发院 做一场学术报告怎么会有问题。问题是,余淼杰雷晓燕等人造谣抹黑田轩,还威 胁各位教授、操纵投票。再次说明,学术标准、学术规则在国发院,根本就是玩 物。最终国发院换届的结果,是在余淼杰雷晓燕的操纵下,推出代理人黄益平接 任姚洋成为国发院新一任院长。在换届后不久的国发院30周年庆祝活动上,姚洋 被雪藏,新班子对这位为国发院奉献13年的老院长充满敌意。姚洋近期高调宣布 离开他求学工作三十载的北大,从北京到了上海,全职到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金 融研究院任院长,还发了一个抖音视频,公开的说法是因为不喜欢北京这座城市。 但其实不然,姚洋在北大国发院已经没有容身之所,雷晓燕黄益平一定会赶尽杀 绝姚洋及其派系人马。   黄益平其人【参考7】,本身是中国香港籍,不似在学术圈内有很大名望的 院长,黄益平是香港投资银行家出身,根本就不是学术界出身的真学者。不但如 此,黄益平知道自己是被余淼杰雷晓燕一派推上来的提线木偶,接任院长后基本 不管事儿,扮演和事佬的角色,遇事就推,最重要的财务、人事、科研、教学, 基本全部交给别人管。国发院真正在管事的人,是和余淼杰有一腿的党委书记雷 晓燕。雷晓燕其人【参考8】,学术水平很一般,却又私心极重,弄权擅权,违 法乱纪。雷的老公周月刚【参考9】和雷早年在洛杉矶一起读博士,08年先是在 中财当助理教授,后来学术水平实在太差,没法生存,11年出走开设北京时代富 投投资咨询公司。就这么一个学术不入流的人,因为雷晓燕和余淼杰的裙带,在 余淼杰去辽宁大学后,给周月刚弄了一个其自留地——辽宁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 副教授的位置。这二人的女儿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夫妇联手向国外转移大量资 产。雷晓燕的学术水平非常一般,整个经济学圈子都知道,其重用在新加坡国立 大学名声很差没能留下的黄炜,一起灌水文章,评上学术帽子。黄炜都忍不住吐 槽,说雷的帽子就是他给帮忙戴上去的。雷晓燕其人私心极重,违反禁止学术亲 近繁殖规定,拼了命要引进自己的学生,可笑的是最后竟被学校学术委员会投票 毙掉。就是这么一个能力品德都很低下的人,偶尔也因为舔了领导而兴奋得不得 了:每次和北大校长龚旗煌夫妇打完羽毛球,都要发朋友圈得瑟炫耀一番,导致 北大学校很多人看不惯这货。雷晓燕作为余淼杰的人,恨死了前任院长姚洋。在 全院大会上公开阴阳批斗姚洋,迫使姚的人靠边站。有的老师为姚说了几句公道 话,竟被雷晓燕冲到办公室,直接威胁说你站错队了。种种类似的戏剧性事件, 在国发院内部接连上演。荒诞可笑的是,在这种权力格局下,党委行政双头制度 沦为摆设,雷晓燕一人专权、擅权不受制约,其本人和小圈子肆无忌惮地犯下违 反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国发院近些年的第四个病,是学术水平低下、人品性格道德低劣的乌合之众 作威作福,丝毫看不到顶级经济学学术机构应该有的样貌,和国外顶尖经济学殿 堂差了不止一星半点,甚至相比国内复旦、厦大等经济学科,差距也越拉越大。 跟着雷晓燕黄益平班子一起上来的,有他们的拥趸者张丹丹、黄卓、沈艳。以这 三位的德能勤绩,说他们是北大某学院的正教授和院领导,别人都会笑掉大牙。 副院长张丹丹,据上过她课的北大同学反映,其学术能力低下,课堂教学错误频 出,学术发表水准甚至不如国内普通985高校副教授,却混成北大教授,实在荒 唐可笑。张的人品德败坏、对学生敷衍、欺凌服务人员、谄媚上级、令同僚不齿。 更严重的是,张的行为毫无底线,利益输送、四处炒作、私生活混乱,根本不配 为人师表。其原配老公,北大教授盛誉是个大好人,不堪其无耻行径,多年前就 选择和这位“优秀的女性”离婚了【参考10】。副院长黄卓,学术产出更是垃圾, 大量低级学术期刊发表,走跪舔领导路线评上正教授【参考11】。黄卓在换届后 兼任BiMBA商学院的副院长,搞得一塌糊涂,国发院赚钱的E/MBA项目都招不满。 院长助理沈艳【参考12】,性格脾气更是奇葩。这位没有家庭生活、大龄单身的 女教师,曾经在学校一次会议上情绪失控,竟然指着坐在对面的北大校领导破口 大骂。这位被骂的校领导正是前不久升任北大常务副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锦。 据说,张校长在会场当众被这么一位副院长级别的女老师骂了一顿之后,一头雾 水,还贴心地指示北大校医院上门给咱们这位沈艳进行心理治疗。如果你自此觉 得沈艳很有背景,连院士兼校领导都敢骂的话,你就错了,此人啥背景没有,纯 属精神不正常。   跟着雷晓燕黄益平班子一起上来的,还有一些这些人的年轻裙带亲信们。这 些人的水平和品格,各位看完之后自行评价。首先是雷晓燕的红人,黄炜【参考 14】,此人在经济学界的人品口碑很差。比如,在他的老东家新加坡大学人缘很 不好,他离职的时候,新加坡大学全系聚会,开香槟庆祝他走掉。黄在国发院, 靠舔雷晓燕。哈佛经济博士毕业九年却没有一篇经济学顶级期刊发表,整天把在 Nature上写的一篇评论文章当作学术发表,靠着简单方法大量灌水英文期刊和国 内期刊。黄炜这种所谓学者,大量申请国内课题,不断出现在大众媒体和国内高 校以附庸风雅为目的采访和邀请,借助体制分配给他的资源似滚雪球一样把自己 的所谓声誉做大。说白了,与雷晓燕的沽名钓誉毫无二致,却和真正大经济学家 的品味有着天壤之别。在主流经济学家的圈子,顶级期刊的发表,恰恰是衡量经 济学者最重要的尺度。再是,张丹丹的情人王敏,学术水平同样极其一般,但最 喜欢指点江山。王敏的原配是人大老师黄滢,离婚之后,王敏和张丹丹这俩离异 的孤男寡女经常在学校办公室亲热苟且,声音大得走廊里都能听到,属实恶心。 论做人处事最为猥琐、极端的,当属国发院乃至整个北大的首位变性人,政治学 助理教授刘诗尧【参考16】。此人奇葩变态到什么程度,看以下二三事即可:和 曾经给他写过推荐信的恩师反目成仇,把找茬起诉政府和与公家单位打官司为乐, 好好男儿身竟然跑去泰国割掉生殖器变性成为女人,原因只是他想做女人,和他 (现在是她)的拉拉老婆过同性恋生活。荒唐可笑的是,北大校方没有见过过在 校老师变性需要更改身份档案性别的例子,竟然束手无策。有这些学术水平低下、 人品性格道德低劣的乌合之众,国发院怎能不江河日下、如何垂范师风师德?   国发院近些年的第五个病,是真正有实力的真学者被排挤和边缘化,公平正 义无法得到伸张。当然,CCER也不全是以上说的这些人。任何一个组织,无论多 黑暗,都还是有相对光明的一面。国发院也有真学者,只是,这些人的数量太少 太少,不成气候,他们要么被恶劣的环境所迫,不得不闭嘴明哲保身,要么因拒 绝同流合污而遭到排挤、打压、边缘化。久而久之,那些本可以成为国发院脊梁 的学者良心,要么出走、要么沉默自保,反倒是那些毫无学术底线的投机分子反 倒得意。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公平正义、学术规矩、道德良知,只能离国发院越 来越远。   令人痛心的是,国发院走到今天并非孤例。在“高端智库”与“政策影响力” 的所谓光环下,学术评价早已偏离了原初的思想探求,取而代之的是搞裙带、拉 山头。领导选拔不靠学术声望和品德责任心,而靠政治投机与内斗迫害;教授晋 升不看学术质量,而看选边站队与人身依附;智库建议不讲专业性,而以投机媚 上为目标。在这种制度环境中,真学者无处容身,伪专家呼风唤雨,学术共同体 被边缘,权力与利益共同编织出一个用镀金包装的空壳机构。北大作为中国最顶 尖的高校,本应在制度设计上提供示范与引领,但国发院的现实却暴露出专权擅 权、私心膨胀、制度失灵、权责不清、监督缺位等深层弊病。一个高校学院的兴 衰,最终是制度优劣的体现;CCER的衰败,正是当前高教系统系统性弊端的一面 镜子。对此,北大党委纪委的态度,没出大事,放任不管。殊不知这样的结果, 就是放任这所机构慢慢烂掉,直到烂到瓤子里,生出蛆虫,闹出大事。   北大国发院CCER的衰败,也是由内而外腐败溃烂的必然结局。曾经的光环掩 盖不了当下乱象环生的现实,从陈春花事件的学术败坏,到姚洋与余淼杰的党政 内斗,再到雷晓燕黄益平新班子和一众乌合之众的品行突破下线。一系列丑闻昭 示着,所谓“朗润精神”早已名存实亡,国发院已沦为名利追逐者和学术骗子的 乐园。时至今日,国发院仍在消费老一辈大学者的名望遗产,靠着昔日“思想重 镇”的招牌招摇撞骗,圈钱吆喝。领导德不配位,学术风气日下,裙带关系大行 其道。真正严肃做学问的学者被打压、边缘化、噤若寒蝉。在这样的氛围下,曾 经的理想主义早已凋零殆尽,经济学研究的阵地变成了趋炎附势者争相表演的秀 场。如今的国发院,留给曾经传奇的历史,只剩下一地鸡毛。丧失了学术严谨、 思想高度,沦为权钱名利交易工具的北大CCER,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学界最大的笑 柄和耻辱。现实无情地提醒我们:学术机构的堕落,从来都是自我败坏开始的。 国发院的沉沦,不是时代的错,也不是体制的锅,而是那些曾自诩“精英”的乌 合之众,以自己不堪的言行摧毁了一个曾经令人敬仰的学术殿堂。江山代有才人 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可叹曾经传奇的CCER,终究还是毁在自己手里。   【参考1】北大接受辞职 陈春花:会坚持拿起法律武器让真相大白: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20803-1299447   【参考2】新希望六和CEO陈春花的生意经:教授?商人?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742423   【参考3】新华都捐赠5亿,新华都总裁陈春花荣膺国发院讲席教授: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805/10/56680917_1042648992.shtml   【参考4】辽宁大学余淼杰校长主页:https://mjyu.lnu.edu.cn/   【参考5】北京大学于鸿君介绍:https://www.gsm.pku.edu.cn/faculty/yuhongjun/   【参考6】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田轩介绍:https://www.pbcsf.tsinghua.edu.cn/info/1018/1022.htm   【参考7】北京大学黄益平介绍:https://nsd.pku.edu.cn/szdw/qzjs/h/262159.htm   【参考8】北京大学雷晓燕介绍:https://nsd.pku.edu.cn/szdw/qzjs/l/262163.htm   【参考9】辽宁大学周月刚介绍:https://ceri.lnu.edu.cn/info/1016/1740.htm   【参考10】北京大学张丹丹风评:https://www.econjobrumors.com/topic/pku-nsd-dean/page/5?qu=6466535   【参考11】北京大学黄卓介绍:https://nsd.pku.edu.cn/szdw/qzjs/h/262158.htm   【参考12】北京大学沈艳介绍:https://nsd.pku.edu.cn/szdw/qzjs/s/262175.htm   【参考13】北京大学校领导张锦主页:https://www.pku.edu.cn/detail/2785.html   【参考14】北京大学黄炜介绍:https://nsd.pku.edu.cn/szdw/qzjs/h/525353.htm   【参考15】北京大学王敏介绍:https://nsd.pku.edu.cn/szdw/qzjs/w/262180.htm   【参考16】北京大学刘诗尧介绍:https://nsd.pku.edu.cn/szdw/qzjs/l/526338.htm (XYS20250728)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